区间测速怎么算超速
发布时间:2025-04-11 04:58:26
区间测速怎么算超速?
最佳答案
区间测速是一种通过测算车辆在两个监控点之间的行驶时间来计算平均速度的方法。当车辆通过这两个监控点时,系统会记录下相关信息,包括车牌号和通过时间等:
以某段路为例,如果两个监控点之间的距离是20公里,最高限速为120公里/小时,那么车辆通过这段路的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如果实际通过时间少于10分钟,就可能被判定为超速。
计算区间速度的公式为:区间速度=区间距离÷运行时间。以120公里的路段为例,如果最高限速为120公里/小时,那么车辆用时1小时或多于1小时跑完这段路的平均时速低于120公里时,就不算超速。但若在1小时内跑完,则属于超速。
交警会在道路的两个固定点安装监控设备,车辆通过A点时,车辆识别系统会采集通行信息,包括车牌号和通过时间等;通过B点时再采集一次,系统根据两张照片的间隔时间,计算出车辆通过这段距离的平均速度,以此断定是否超速。
根据超速的不同程度,处罚标准也不同。例如,超速不到10%时,会给予警告;限速50公里以下,超速10%以上不到20%时,处以50元罚款;超速20%以上不到50%时,处以100元罚款;超速50%以上不到70%时,处以300元罚款;超速70%以上时,处以500元罚款。同时,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或者驾驶其他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未达20%的,会被扣三分。
导航软件通常会显示路段限速,对于未收录的测速探头,也可以手动设置提醒。在区间测速范围内,只要终点测速点计算出的平均时速未超速,即使在区间内超速,也不会被处罚。因此,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要始终遵守道路限速,保持稳定的行驶速度,确保行车安全。